物业公司究竟是什么资质的?
物业公司的资质指的是企业在从事物业管理活动时所具备的条件和能力等级,这是衡量其能否承接相应规模和类型物业管理项目的重要依据,不过,自2017年起,国务院取消了物业服务企业二级及以下资质认定,一级资质审批也被取消,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但市场上仍存在一些与过往资质概念相关的衡量因素。
在过去的资质体系中,有一级、二级、三级资质的划分,一级资质的物业公司实力最强,它要求注册资本人民币500万元以上;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30人,工程、财务等业务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职称;管理两种类型以上物业,并且管理各类物业的房屋建筑面积分别占下列相应计算基数的百分比之和不低于100% ,包括多层住宅200万平方米、高层住宅100万平方米、独立式住宅(别墅)15万平方米、办公楼、工业厂房及其它物业50万平方米;建立并严格执行服务质量、服务收费等企业管理制度和标准,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系统,有优良的经营管理业绩,这种资质的企业能够承接各种复杂、大型的物业管理项目,涵盖高档写字楼、大型商业综合体、大型住宅小区等。
二级资质的要求相对低一些,注册资本人民币300万元以上;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20人,工程、财务等业务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职称;管理两种类型以上物业,并且管理各类物业的房屋建筑面积分别占下列相应计算基数的百分比之和不低于100%,多层住宅100万平方米、高层住宅50万平方米、独立式住宅(别墅)8万平方米、办公楼、工业厂房及其它物业20万平方米;建立并严格执行服务质量、服务收费等企业管理制度和标准,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系统,有良好的经营管理业绩,这类企业可以承接30万平方米以下的住宅项目和8万平方米以下的非住宅项目的物业管理业务。
三级资质则是注册资本人民币50万元以上;有职称的人员不少于10人,工程、财务等业务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职称;有委托的物业管理项目;建立并严格执行服务质量、服务收费等企业管理制度和标准,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系统,它能承接20万平方米以下住宅项目和5万平方米以下的非住宅项目的物业管理业务。
虽然资质认定取消,但市场会通过企业的服务口碑、管理经验、人员素质、业绩表现等方面来评判一个物业公司的能力和水平,一个长期管理多个大型高端住宅小区且业主满意度高的物业公司,即便没有了资质头衔,在市场上也会被认为是有实力的企业,行业协会也会通过一些评价机制和行业标准来规范企业行为,保障物业管理服务的质量。
1. 需具备工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2/3级物业企业经理上岗证等职业资格证书是专业性的体现; 4-5星级物业服务认证则是对优质服务的认可与保障,确保业主享受高标准生活环境与服务体验 ,因此选择有三资即资金实力雄厚(注册金额)、人员素质高超和经验丰富的公司至关重要!